东南网11月24日讯(海峡都市报记者 吴臻 余少林 夏雨晴/文 肖春道/图)
感动理由
长乐猴屿乡的一面墙上,立着一块公德碑,几行古朴的文字,记载着一个华侨老人捐资建设家乡的故事:在美国做了20多年保姆,省吃俭用攒下200多万元,几乎都用在了家乡的建设上。道路、防洪堤、卫生院、敬老院……村里无数基础设施的建设,都饱含着她的汗水。
这位华侨老人名叫杨水英,今年已是86岁的高龄。近来每一年,她总要回到家乡,看看这个因为她而渐渐变得“陌生”的地方。她说:辛苦钱能换回乡亲们的安乐,是她最大的福气。
依姆纽约讨生活 洗碗当保姆
一头齐耳的短发、一身有些旧的衣裳,眼前的杨水英,看起来与村子里的老人无异,操着一口流利的福州话,手上满是操劳留下的老茧。86岁的她身子骨已经不是很利索,但是今年国庆节前夕,她仍然同往年一样,坚持从纽约回到家乡。村里已经没有太多亲人,却依旧是最令她挂心的地方。
“想想去美国都已经34年了!”杨水英感叹。她告诉记者,她1929年出生在马尾亭江镇,16岁时嫁到猴屿郑家,丈夫早年下南洋谋生,后来辗转到美国。1981年丈夫接她到纽约时,她已经52岁了。
当时杨水英一家人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,因为出国前一直是名家庭主妇,杨水英只认识几个字,英文更是一窍不通,找工作四处碰壁,只能在唐人街福州老乡开的店里干点简单的活,“洗碗工、流水线上的计件工人,什么都干。”
在纽约呆了一段时间后,她发现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,很多打工的年轻人都没时间照顾孩子,而纽约的幼儿园只接收3岁以上的孩子。“我家务做得好,带孩子也是我的长项。”于是杨水英在家中开了个“托管班”,帮那些华人照顾3岁以下的孩子。
一开始只有附近的老乡送孩子过来,后来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,甚至还有不少美国家庭的孩子,这让已经50多岁的杨水英十分疲劳,“最多的时候一天带7个孩子,到晚上腰都直不起来。”
省吃俭用攒钱 为兑现儿时诺言
到美国几年后,杨水英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,不需要她那么辛苦地赚钱,但杨水英却坚持做保姆。也因为这样,在美国前十多年时间里,她几乎就在家附近方圆1公里的地方活动,没去过公园,没下过馆子。“出门不是为了买菜,就是带孩子出去透透气。”
杨水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,夫妻俩一个月的花费都在300美元以内,很少买新衣服,杨水英把剩余的钱都攒了起来。“当时我最喜欢的事情,就是把一张张零钱整合起来,变成一百美元后,再锁进抽屉。”
家人都只当杨水英攒钱是因为早年节俭的习惯,事实上,杨水英一直有个盘算:等回到家乡时,就把这笔钱捐给政府,用于建设家乡。杨水英说,她四五岁时,父亲总对她念着,哪天家里有钱了,就将钱捐给国家,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。当时小小的她便向父亲许下诺言:“我长大有了钱,就给家乡修路!”
带着辛苦钱千里回乡 捐赠家乡建设
1996年,杨水英回到家乡。那时的猴屿村很穷,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。市侨联猴屿分会副主席郑心航说,当时村里的主干村道只有216米,一条泥土路长期使用,路面坑坑洼洼,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,“但就连修这么短的一条路,村里的经费都严重不足”。
看到家乡的路依旧是自己离开时的狼狈模样,杨水英心里很不是滋味,她主动找到村委会,表达了捐资修路的意愿,并将在美国当保姆攒下的15万元全部拿了出来。
“我们也知道她在外面赚钱不容易,她千里迢迢把这么多血汗钱从美国带回来,我们都很感动。”郑心航说,有了这笔捐款,村里第一条水泥路很快便通了。
之后,杨水英每年都会回到家乡,到村委会询问是否有困难。到后来,她开始自己查看村里缺失的设施,并发动家人、华侨一起捐赠帮忙。见村文化宫年久失修,破败不堪,她率先捐款10万元,还发动家人捐了30万元,并说服数百位华侨解囊相助。如今的文化宫设施完善齐全,成了村里的孩子们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。
除此之外,杨水英还为猴屿乡防洪堤、猴屿乡公园、乡卫生院、娘家亭江敬老院等项目捐了许多款项,并带动其他乡亲改造村间道路。“初步统计,这些年她共捐善款200多万元。”郑心航说。
子孙全力支持 接力老人善行
“这些年老了,已经做不动保姆了。”杨水英说,不过对于她的做法,家人还是支持的。“一开始我丈夫有些不明白,为什么把辛苦挣的钱都捐了,但当我带他回老家,看到新修的马路、家乡新的样子,他便完全支持我了。”令杨水英格外欣慰的是,如今她的儿孙也和她一样,常常为家乡建设捐款,“他们总叫我不要太节俭,说现在有他们一起努力了。”
杨水英说,只要她还有力气,口袋里还有一分钱,这件事她便会一直坚持下去。“很多人问我把这么多钱捐出去心不心疼?真的不会啊,留下的钱,自己够花就可以了,花在家乡建设上能享受到的人更多,这是更大的福气。”(来源:东南网)